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上官雲)10日下午,“甲午海戰”讀書會在北京舉辦。著名學者陳悅、馬記憶體勇受邀出席,為讀者講解百年前的甲午海戰歷史,並分析史學界有關“丁汝昌之死”“主炮艦晾衣”等論爭點。
  甲午海戰丁汝昌之死:為保全其房地產他人生命服毒自盡
  研究甲午海戰一般難以繞開劉公島之戰。劉公島位於威海灣口,曾是清朝北洋水師的基地,中日甲午之戰在這裡上演過悲壯的一幕,這既是日軍在山東地區的最後一戰,也是北洋艦隊生死存亡之戰。也正是在這場戰爭中,時任清政府水師提督的固態硬碟丁汝昌服毒殉國。
  對這個問題,陳悅在近作《甲午海戰》一書中曾有過詳盡描述。在讀書會上,陳悅著重分析了劉公島之戰的情形以及丁汝mSATA昌死去前後的形勢。他表示,在海軍主力戰艦相繼損毀、援軍無望的情況下,丁汝昌曾下令炸毀殘存軍艦,但是那時已經沒有人去執行這個命令。
  “這幾乎可以說是劉公島保衛戰最凄慘的時候。SD記憶卡”陳悅查到一個洋人所記的日記,並據此推斷當時曾有幾百個人在爭論應該怎麼應對當下局勢,而丁汝昌只是獨自坐在一個陰暗的角落中,“同時根據另外一個北洋軍官的回憶,丁汝昌最後找來一位心腹軍官詢問西方人吳國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辦,該軍官回答,投降也並非說不過去。”
  除了戰敗的後果,丁汝昌還面臨著如何保護劉公島以及北洋艦隊其他人生命的問題。陳悅表示,史料記載丁汝昌是個很忠厚的人,當他面對這樣的局面時,希望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此輓救其他人的命運,“這樣別人便不用承擔失敗之責,所以,他最終服毒自殺。”
  思考:參戰雙方均應對此有所反思
  甲午戰爭對參戰雙方中日兩國都有重要影響。馬勇表示,這是一段對中國來講很悲情的歷史,這樣一支曾經強大的海軍在建成後還沒怎麼發揮功能就結束了(自己的命運)。
  不過,馬勇表示,自己一直認為在有關甲午海戰的研究中,部分研究對北洋海軍有妖魔化的傾向,但其實北洋海軍的歷史並非如此,有關黃海海戰等幾個重要戰役可以重新評價,當在回望這段歷史時,要儘量排除一些(既定觀念)的影響。
  陳悅對馬勇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認可。他說,之前史學界曾有一種說法,歷史上的明治維新跟洋務運動好比東亞兩個孩子在一條起跑線上起跑,面臨同樣的形勢。關於甲午海戰,我們應該反思並從中得到啟示。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說,根據史料記載,北洋海軍失敗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始於1891年那個時間節點上,自身建設曾經因為種種原因停滯。”陳悅最後稱,“這樣看來,北洋海軍興起後很快失敗的歷史應該引出新的思考方向。”  (原標題:學者解讀丁汝昌之死:為保全其他人生命自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sjlidmevgjc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